2025年个税新政下,7类专项附加扣除里有4类夫妻可自由分配。本文详细介绍子女教育、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婚前首套住房贷款、继续教育这 4 类项目的分配规则,为夫妻合理规划税务、降低家庭税负提供参考。
4/17/2025 5:32:09 PM
随着 2025 年个人所得税政策的推进,纳税人对于专项附加扣除的关注度再度提升。在 7 类专项附加扣除项目里,有 4 类项目夫妻双方拥有较为灵活的分配方式,合理规划将有助于家庭实现更优的税务安排。
子女教育:100% 扣除或 50% 分摊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每个子女每月均可享受 2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在这一项目上,夫妻双方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 扣除。例如,若丈夫收入较高,处于较高税率区间,妻子可将子女教育扣除额度全部让渡给丈夫,如此能更大程度降低家庭整体纳税额。当然,夫妻双方也可以选择分别按扣除标准的 50% 扣除,即每人每月扣除 1000 元。这种方式适合夫妻双方收入较为接近,税率差异不大的家庭,能较为均衡地减轻双方税负。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灵活选择扣除主体
对于有 3 岁以下婴幼儿的家庭,新政规定每个婴幼儿每月同样可享受 2000 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夫妻可以商量决定,由一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 进行税前扣除。比如,若妻子因生育暂时离职或收入较低,丈夫则可全额享受该扣除额度,减少家庭纳税基数。或者夫妻双方各按 50% 扣除,即每人每月扣除 1000 元,这种分配方式给予家庭更多选择空间,可根据实际收入情况灵活调整。
婚前首套住房贷款:多样扣除模式
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且都属于首套住房贷款的情况较为常见。新政规定,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 100% 扣除,每月扣除 1000 元。若丈夫婚前购买的房产贷款利息支出较高,且其收入适用税率高于妻子,选择丈夫全额扣除更为划算。另外,夫妻双方也可以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 50% 扣除,即每人每月扣除 500 元,这种方式适合夫妻双方都希望通过房贷利息扣除来减轻自身税负的情况。
继续教育:合理规划扣除主体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每月可定额扣除 400 元;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可定额扣除 3600 元。若夫妻双方中有一方在某一年度内参加继续教育,夫妻间可以协商由谁来享受这一扣除。若妻子正在攻读在职研究生,而丈夫收入较高,此时由丈夫扣除可能更有利于家庭整体税务优化;若双方收入差距不大,也可根据继续教育费用的实际承担情况来决定扣除主体。
在进行这些项目的扣除分配时,夫妻双方需综合考虑各自收入水平、适用税率等因素。合理运用这些自由分配规则,能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家庭整体税负。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操作请以个人所得税 APP 和税务机关指引为准)